大象水泥网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小程序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扫一扫关注

扫一扫微信关注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专访祁连山董事长脱利成——打造甘青藏水泥龙头 掘金“互联网+”

   2017-12-12 16070
导读

60年前,祁连山水泥的开拓者扎根西域,建起了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永登水泥厂。公司产能从最初的4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2800万

    60年前,祁连山水泥的开拓者扎根西域,建起了“一五”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——永登水泥厂。公司产能从最初的4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2800万吨;资产从50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0亿元。从一个生产基地发展到现在的16家水泥生产基地和9家商砼生产基地的产业集团。2017年,经历一甲子的祁连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  “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战略规划,祁连山始终紧跟市场节奏,公司每个发展节点的把握,不仅反映了祁连山人的发展智慧,也一步步提升了公司在区域水泥行业的竞争力”,祁连山董事长脱利成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。

  借力资本 积极布局甘青藏

  “六十年前,永登水泥厂建厂时的年产能48万吨。公司上市时,产能也仅120万吨,而现在已经是2800万吨,是甘青藏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。”祁连山董事长脱利成在回忆祁连山这些年的发展时说道,“上市让公司搭上了发展的‘动车’,公司借助资本市场,实现了水泥主业的快速发展。”

  1996年6月,祁连山水泥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,成为甘肃省第二家上市公司。上市以来公司在二级市场共募集建设发展资金20.16亿元,为甘肃省上市公司中再融资次数最多的企业之一。

  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,祁连山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,新建和并购同时进行,抢滩布点,加速产能扩张步伐,占据市场主动地位。形成目前掌控兰州、河西、定西、天水、陇南、平庆、甘南,主导青海,辐射西藏的战略格局。

  脱利成董事长回忆,当年管理团队提出了“突出主业、做大做强”的发展战略,公司先后在永登、平凉、青海等地投资建设了3条日产2500吨和1条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,并购重组了武山水泥厂、甘肃省浴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兰州大通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,祁连山由永登水泥厂迅速发展成为拥有7个水泥生产基地的水泥产业集团。

  特别是2010年以后,公司加快了通过产业并购快速扩张的步伐,出资4.8亿元增资扩股酒钢宏达取得60%的股权,打通了河西走廊水泥产业带;出资7800万元合资设立文县祁连山水泥公司(占60%的出资),完成甘肃省最南端的布局;收购甘肃古浪峡水泥公司100%股权,强化河西区域控制权;收购夏河安多公司65%的股权,填补甘南地区的空白,整体布局甘肃南部水泥市场;收购张掖巨龙26%的股权,至此河西走廊水泥产业带得以贯通;收购陇南润基水泥公司100%股权,公司在陇南市场占有率超过95%,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,祁连山区域龙头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。

  “当时祁连山制定快速布局“甘青藏”战略的主要考量,一是甘青藏经济建设比较落后,未来基础建设的缺口大,水泥市场前景比较乐观;二是这三个区域石灰石资源以及生产水泥的其他原材料比较丰富,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;三是这个三个区域大量的重点基建项目都使用祁连山水泥,市场对祁连山品牌的认可度比较高。”脱利成董事长如是说。

  如今,祁连山作为甘青藏区域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,成功跻身国家重点支持的12户大型水泥企业行列;构建了以水泥系列产品为主,发展商品混凝土和骨料,延伸上下游的产业链格局,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向生产经营、兼并重组和资本运营综合一体化的转变。形成横跨甘、青两省的分布格局,实现甘青藏三省区的市场覆盖。其产品在公路、铁路、机场等重点高端工程市场占主导地位,在甘肃市场占有率达44%,在青海市场占有率达24%。

  董事长脱利成总结称公司并购业务主要坚持了三点,一是“不忘初心”,坚持水泥主业;二是“知行合一”,认准目标并付诸行动;三是“唯快不破”,战略布局要精准、快速。


  红海厮杀 审时度势调战略

  2012年之前,祁连山以快速扩张产能和布局生产点为发展首要任务,公司也曾提出年产能4500万吨的发展目标。

  “2012年起,我们开始调整战略,及时刹车,在产能规模达2800万吨后停下了扩张的步伐。”回忆起几年前市场竞争环境,脱利成董事长屡屡感叹道,“太残酷了!”

  随着甘青区域水泥产能的不断增加,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愈发激烈,使得全行业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。混乱的市场秩序,直接导致水泥企业的利润被严重挤压。


  “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,作为区域龙头企业更要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开展工作,带领企业走出困境。”脱利成董事长强调。2013年以来,祁连山为了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,率先实行“去产能化”的措施和办法。2015年起,公司先后停产了11条2000吨以下的水泥生产线,主动去水泥产能380万吨。践行了大企业的社会责任,维护了行业整体利益。

  谈及近几年祁连山的发展,脱利成颇有感触的说 “公司最正确的决定是在前几年把该布的点都布好了,把该把握的机会都把握住了。”

  祁连山三季报显示,公司2017年1-9月营业收入46.27亿元,同比增长21.99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.79亿元,同比增长184.52%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祁连山今年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,甘青藏区域供求格局改善,公司业绩的价格弹性也初步显现。


  降本增效 掘金“互联网+”

  “水泥行业是成熟行业,生产线装备水平大家都不差上下,而盈利差异主要来源于两点,一是成本,二是市场。”脱利成强调,“如何管理好分散在各处的16家生产基地,实现高效管理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。”

  “为此公司主动拥抱‘互联网+’,建设‘数字祁连山’,目前公司在工业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已基本完成,这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,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劳动成本提升了效率,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。信息化也使整个生产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质的转变,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。”脱利成董事长特别提到。

  目前公司已成功建设了进出厂物流控制管理系统、智能办公系统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、采购招标管理平台,全面改造升级了ERP系统。借助信息化手段,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、部门与生产基地之间的管理壁垒,实现了基地信息直报,有效推进了两化融合,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

  聊到“互联网+”在公司的具体运用时,脱利成侃侃而谈:“我们现在水泥生产线完全是信息化,在总部中控室就可以掌握各个水泥生产基地的生产全过程。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面,我们设计了专门的信息卡,进出厂门拿卡扫码,过磅装车,全程无人陪护,都是智能化处理。比如你买的水泥,买了多少,是什么标号,都在卡里记录,减少了人力成本,也提高了工作效率。”

  据了解,祁连山立足生产基地,促进制造转型。完善DCS信息点增容和生产基地工业现场智能化改造,实现水泥产品配料、生产、操控、物流、分析为一体的水泥生产与资源的信息调度平台,促进水泥制造的工业化、信息化充分融合,全面支撑企业制造向智能与互联网制造转型。

  脱利成董事长表示,这些降本增效的措施,实现了公司管理的全面创新与提升。通过实现市场购销、企业经营、生产过程、社会服务等过程的成本降低,益于企业,让利社会,促进企业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,推动企业经营与转型发展的提速。

  目前,祁连山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在全国水泥行业名列前茅,被工信部授予“首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”称号。


  优化结构 扬帆起航新征程

  脱利成作为甘青藏区域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的掌门人,审时度势,他多次提到未来几年区域内水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仍将持续。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,小水泥厂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,而市场存量企业产能有进一步集中的可能。因此,祁连山在去产能的同时,主动引领区域水泥企业响应错峰生产号召,履行错峰生产的承诺和约定,携手区域同业企业共同维护行业利益。

  就在政府提倡企业降杠杆之前,祁连山的管理者居安思危,早在三年前就已经主动降低资产负债率,从最高的40多亿负责降到目前的20多亿元。近年来,公司通过提前归还贷款、置换高利率贷款、降低融资利率等措施,实现财务费用三连降,2017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4%,提升了企业资产质量,夯实了企业竞争实力。

  对于公司未来展望,脱利成表示,公司将继续强化区域控制力,积极推进西藏区域产能布局,推动企业从 “做大做强”向“做优做精”转变。公司将按照中国建材集团“整合优化、提质增效”的总体思路,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按照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“一带一路”号召,以企业的自身行动支持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实施。

  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祁连山发展的60年一步一个脚印,高瞻远瞩,走出了一条共和国长子该有的路,践行了国有企业该有的担当。回首一甲子,砥砺再奋进。祁连山人将“不忘初心”继续为打造祁连山品牌的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。
 
(文/小编)
 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0相关评论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elephantcement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7434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1454777040@qq.com。
 

© 版权所有: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京ICP备16041510号-2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