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象水泥网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小程序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扫一扫关注

扫一扫微信关注
天下好货一手掌握

又一创举!全国首个水泥“工业大脑”建成!

   2019-08-08 中国水泥网9530
导读

  过去,顶着粗笨重标签的水泥行业历来有着不小的去产能压力。但在山东淄博,淄矿集团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东华水泥)

   过去,顶着“粗笨重”标签的水泥行业历来有着不小的去产能压力。但在山东淄博,淄矿集团山东东华水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东华水泥”)近年来却发展劲头十足:2018年,公司不仅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创出历史新高,还与阿里云牵手,建成全国首个水泥“工业大脑”。
 
  东华水泥的逆势上扬背后有何奥秘?近日,记者来到东华水泥进行了实地探访。
 
 
 
  产业升级:水泥生产装上了“工业大脑
 
 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,走在东华水泥厂区,生产线上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着,却罕见汗流浃背的工作人员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在凉爽宜人的中控室里,几名操作员正坐在电脑前观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数据。
 
  这一场景的实现,得益于东华水泥与阿里云合作的“工业大脑”。
 
  时间回溯到去年3月,当时,淄矿集团决定,在水泥行业里率先开发建设首家“工业大脑”项目,推动企业从传统建材业向大数据服务业转型。去年7月10日,东华水泥和阿里云计算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由东华水泥投资2.17亿元实施“智能制造工程”,共同组建“山东东华智能制造研究院”,开始用互联网大数据为传统行业培育新动能试水。
 
  “水泥企业搞‘大数据’,项目建设初期不乏反对之声。”东华水泥总经理李庆文表示,历经双方磨合,该项目如今已成为东华水泥的发展新引擎——最直接的成果是使标准煤耗下降至100千克/吨,并力争突破99千克/吨,电耗下降至50度/吨,力争突破49度/吨。
 
  “建成‘工业大脑’,按实际年产240万吨熟料计算,年可节约标煤7200吨、节电480万度,减排二氧化碳22732吨、氮氧化物342吨、二氧化硫684吨”,李庆文表示。
 
  “工业大脑”项目的启动,是淄矿联合阿里云打造的新旧动能转换标杆,也拉开了东华水泥从传统建材企业向大数据服务企业转型的大幕。“以这次合作为切入点,下一步,我们计划将该平台开放共享,服务于整个水泥行业。”李庆文说。
 
  建成全国首个工业水泥智慧大脑——显然,在科技含量的突破上,东华水泥在行业内实现了领跑。
 
 
 
  变废为宝:灰色水泥走上绿色发展之
 
  在节能环保方面,东华水泥同样实现了领跑。在东华水泥,传统废弃垃圾成了“宝”。
 
  作为一座传统工业城市,淄博市聚集了大量的耐火材料、建材和陶瓷厂家。过去,这些工厂产生的工业固废和污染土壤一直让人很头疼。如今,东华水泥正在实施的绿色工程不仅解决了上述污染物的处理问题,还使其摇身一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。
 
  记者从东华水泥了解到,绿色制造工程分为两期,其中,一期正是针对一般工业固废城市污泥和城市搬迁场地污染土壤,日处理规模为 2×130t,年处置量 78000t,目前已建设完成。
 
  “二期工程处置对象为危险废弃物,设计年处置危险废弃物 10万吨,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施工中。”李庆文介绍说,该项目建成后,可极大地改善淄博市的废弃物处置现状,为化工、冶炼、机械加工、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弃物提供一个好的去处。
 
  事实上,在环保方面,东华水泥一直在按照最高标准要求自己。
 
  东华水泥熟料线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旋窑干法生产工艺,第一条熟料线投资4.5亿元,2005年投产,当时水泥窑有组织粉尘排放国家标准为100mg/m³,而东华水泥能够达到50mg/m³以下。
 
  最近几年,东华公司又积极响应国家《工业绿色发展规划》,着力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专门制定了《生态工程蓝天行动计划建设实施方案》,通过技术创新和现有设备升级,不断提升环保水平。2018年,东华水泥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级“绿色工厂”。
 
  对两条线窑头、窑尾、煤磨收尘器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,改造后颗粒物排放浓度降低至5-6mg/m³以内,年减少粉尘排放96.32吨;对脱硝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造,实施蒸汽低氮燃烧技术,实现了NOx排放浓度由原来的200mg/m³降至130mg/m³以内,年减少NOx排放480余吨;实施熟料线生料磨LV高效选粉机技改、预热器降阻改造、蒸汽汽轮机拖动高温风机技改以及更换高效节能电机等,实现年节电1000余万度……自去年以来,东华水泥在节能环保方面投资逾3000万元,废气排放和能耗指标远低于淄博市政府规定的标准。
 
  “环境治理不光是政府的事,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。”在李庆文看来,短期内,环保投入确实会带来经济压力和资源压力,但没有环保就没有发展的基础。
 
 
 
  创新不止:全员创新推动智能化生产
 
  2017年,淄博市一项清洁煤炭项目的实施产生了大量高质粉煤灰,因无处可用,成为了新的污染源。针对这一问题,东华水泥5名员工组成一个小团队,结合自身生产技术与经验,通过调整原料配比与生产工艺,经过多次摸索创新,成功将这种粉煤灰应用到了配料制备环节。该项创新能让公司在煤炭和原辅材料的使用上每年可节省成本100多万元。
 
  类似的创新近年来在东华水泥大量涌现。小到改变一颗螺丝的位置,大到申报一项国家级项目,凡创新皆可得到相应的支持与奖励。为鼓励全员创新,公司出台了奖励细则并每年组织召开奖励大会。随着公司对创新的越来越重视,激励政策与表彰力度持续加码,企业内人人谈创新、争创新、尊创新。仅今年上半年,就有300多个创新好点子、好创意、好提案在东华水泥诞生。
 
  “这种重视创新的基因是淄矿集团共有的。”李庆文说,为激发集团创新活力,淄矿打造出“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群众创新”三级创新体系,如今,整个淄矿集团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创新。
 
  在全员创新的基础上,东华水泥还借智借力,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和发展质量。
 
  中国工程院任阵海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大气环境科学专家,今年1月21日,由该院士及其团队与东华水泥公司共建的——“山东省院士工作站”在东华水泥公司揭牌,接下来,双方将在原料替代、脱硝、余热利用等方面展开合作,推动公司高质量、绿色化发展。
 
  与此同时,东华水泥在产业智能化方面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。
 
  产品质量控制是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环。一直以来,由于人工检验耗时耗力,影响了对水泥质量的及时控制。针对该问题,东华水泥布局上新智能质控项目,通过自动取样、机器人自动化验、电脑分析后,即可反馈到生产中,整个过程只需3—5分钟,且精准度远高于人工。目前,该项目已由淄矿集团批准,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。
 
  “水泥产业是传统产业,但不是落后产业。要想在发展的大潮中转型升级,必须依靠创新,做‘高精尖’企业。”李庆文说。
 
 
(文/小编)
 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0相关评论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elephantcement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14849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1454777040@qq.com。
 

© 版权所有:北京金秋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京ICP备16041510号-2公网安备11011202003712号